病理生理学笔记——呼吸衰竭 |
|
www.nanhushi.com 佚名 不详 |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第一节 概述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
二、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按原发病变部位分为
1 中枢性呼吸衰竭
2 外周性呼吸衰竭
(二)按病程经过分为
1 急性呼吸衰竭
2 慢性呼吸衰竭
(三)按血气改变分为
1 低氧血症型( Ⅰ型)
2 低氧血症型伴高碳酸血症型( Ⅱ型)
(四)按发病机制分为
1 通气性呼吸衰竭
2 换气性呼吸衰竭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 肺通气功能障碍 (一)肺通气障碍的类型与原因
1.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概念: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 。 机制: (1)呼吸肌活动受限 (2)胸廓顺应性↓ (3)肺顺应性↓ (4)气胸、胸腔积液 2.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气道阻塞的类型: (1)中央性气道阻塞: 阻塞位于胸外部位,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阻塞位于胸内部位,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2)外周性气道阻塞: 由于等压点上移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二)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PaO2↓和PaCO2↑ (II型呼吸衰竭) 二、 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 (一)原因 1 肺泡膜面积↓ 2.肺泡膜厚度↑ 3 血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ÿ (二)血气变化 PaO2↓,PaCO2视代偿性通气的程度可正常或↓ 三、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1. VA/Q↓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功能性分流 ,静脉血掺杂 ) 原因:肺泡气管病变 特点:VA(¯¯¯)/Q 静脉血氧合不全 2. VA/Q↑
|
|
|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
上一篇文章: 病理生理学笔记——心力衰竭 下一篇文章: 病理生理学笔记——肝性脑病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