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 | 图片 | 求职 | 招聘 | 搜索 | 论坛 | 会员 | 博客 | 电影 | 专题
男护人才 | 检索 | 医院 | 考试 | 下载 | 邮箱 | 视频 | 商城 | 许愿 | 导航

返回首页 | 关注男护 | 就业频道 | 护理频道 | 医学频道 | 健康频道 | 考试频道 | 文学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男护士网 >> 考试频道 >>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 >> 考试辅导 >> 正文    
  益肝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37例分析 【注册男护士专用博客】          

益肝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37例分析

www.nanhushi.com     佚名   不详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n=37)、对照组(n=31)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血脂指标及肝功能等。结果 中药组与对照组在中医临床症状、血脂指标中的TG、HDL-C及保肝降酶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益肝调脂饮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有较好的调脂降酶作用,并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高脂血症;中医中药;益肝调脂饮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igan Tiaozhi Decoction in treating 37 cases of hyperlipidemia

    WU Yani.Jinshan Branch,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201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Yigan Tiaozhi Decoction in treating hyperlipidemia and its safety.Methods Sixtyeight subjec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in which 37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Yigan Tiaozhi Decoction and control group in which 31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Xuezhikang Capsule;the clinical symptoms,blood lipid and liver functio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in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TG and HDLC,and protecting liver and reducing enzymes.Conclusion This Decoction is quite effective to improve hyperlipidemia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ing lipid and enzymes;it is also safe.

    [Key words] hyperlipidemia;Chinese medicine;Yigan Tiaozhi Decoction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血浆中脂质水平高于正常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而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近年来发现长期服用化学降脂药物可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血脂容易反弹,所以如何采用天然、安全的中医中药治疗值得探讨。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该病,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高脂血症患者均选自我院门诊及病房,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30~69岁,平均52.4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3个月,平均16.7年,单纯TC增高10例,单纯TG增高19例,两项均增高8例,谷丙转氨酶升高异常6例;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32~67岁,平均50.9岁,病程最长30.9年,最短2.6个月,平均15.4年,单纯TC增高8例,单纯TG增高16例,两项均增高7例,谷丙转氨酶升高异常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中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因肝、肾、内分泌疾患及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及某些避孕药)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2)近治疗2周采用过中西降脂药物者不列入观察对象范围。

    1.4 方法

    1.4.1 中药组 用益肝调脂饮口服。方药组成:生黄芪20 g,紫丹参15 g,软柴胡9 g,广郁金15 g,石菖蒲15 g,茶树根15 g,福泽泻20 g。加减:若形体肥胖、脾虚湿阻者,加潞党参、生白术、云茯苓各15 g,生苡仁30 g;肝郁气滞者,加夏枯草、炒枳壳各15 g;肝肾两虚者,加枸杞、首乌、仙灵脾各15 g;血瘀明显者,加桃仁、赤芍各15 g;转氨酶升高者,加垂盆草30 g,田基黄15 g。服用方法:原药加水慢火浓煎,取汁250 ml,分2次口服。



    1.4.2 对照组 口服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产),每次0.6 g,每日2次。

    1.4.3 疗程 两组均为8周。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载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意1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意1项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 mmol/L但<0.26 mmol/L。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血脂检测无明显改善者。

    2.2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主要症状的变化(头晕目眩、心悸、胸闷气短、脘痞、肢麻沉重、神疲乏力);在治疗前后低脂饮食3天后分别抽取血样,每次均空腹12 h于清晨抽取臂静脉血,室温下静置1 h后离心并吸取血清,测定血清TC、TG、HDL-C、LDL-C、VLDL-C及ALT等各项指标。以TC、TG及ALT为主要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计量资料各组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均值t检验。

    2.4 治疗结果

    2.4.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4.2 两组主要症状及ALT的变化 中药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明显好转,并能改善肝功能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ALT治疗后升高异常者明显增加。见表2。

    2.4.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脂TC、LDL-C、V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TG、HDL-C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各项血脂指标,而在TG、LDL-C方面中药组效果更佳。见表3。

    2.4.4 不良反应比较 中药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主要有恶心、皮疹、肝功能异常,共发生5例,发生率16.1%。表1 两组间疗效比较 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自身前后比较,P<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ALT情况比较 (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2岁。2004年12月6日初诊。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血脂偏高,平素嗜食膏粱厚味之品,好烟酒,形体肥胖,偶感胸闷不适。舌苔白腻,质暗,脉弦滑。血脂检查:胆固醇7.3 mmol/L,甘油三酯3.24 mmol/L。心电图示轻度ST-T改变。证属痰瘀阻络。治宜健脾化痰,行气活血。投益肝调脂饮加减:生黄芪、福泽泻各20 g,全瓜蒌、紫丹参、广郁金、石菖蒲、茶树根各15 g,茯苓、白术各12 g,软柴胡9 g,甘草、陈皮各6 g;并忌烟酒,以低脂饮食为主。加减治疗8周,诸症消失,血脂复查正常。

     4 讨论

    传统中医学中无高脂血症的病名,多数中医学者认同其属于“痰浊”、“血瘀”范畴[2,3],成因多为饮食不当或过食肥甘生冷,嗜酒成癖;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木旺克土,均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湿浊内生,痰阻脉络,以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因此治宜疏肝健脾、化痰除湿、行气活血。痰浊瘀血既是高脂血症的病理产物,又是进一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治疗时单纯活血化瘀、化痰祛湿效果不明显,应治病求本,采用疏肝健脾之法,配合化痰活血,祛邪和扶正相结合,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临床及药理研究证明,方中生黄芪能补气而升,具有向上向外的特点,正合“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之性,又能“逐五脏恶血”,对脾胃气虚,不能散精,膏脂滞留营血者尤宜;化痰药中泽泻所含的大量烷型三萜化合物等均具降脂作用;再选取有能抑制脂质合成功能之丹参、郁金、茶树根活血化瘀;可促进脂质排泄之柴胡等药理气行气,气血兼顾,以助血行。上药合用,使肝脾得调,湿痰得化,气机得畅,瘀血得祛,共奏良效。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所有脂肪均在肝脏内合成、代谢及运转,目前大多数化学降脂类药物服用后对肝功能有所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尽管在降脂方面均有显著疗效,然而对照组有明显的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副作用,相比之下,中药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降低TG及升高HDL-C、保肝降酶方面更优于对照组,它不仅能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代谢以澄源治本,又避免了西药用药渐降,停药后反弹及副作用多之弊端,进一步说明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和安全性,故而开发研究天然中草药防治高脂血症的工作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联 系 信 息
    QQ:88236621
    电话:15853773350
    E-Mail:malenurse@163.com
    免费发布招聘信息
    做中国最专业男护士门户网站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 题 栏 目

    Copyright©2006-2017 中国男护士网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路89号
    QQ留言 QQ群 电话:15069789263 邮箱:malenurse@163.com
    鲁ICP备170527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99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