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护士技能考核问题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 0:28:34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护士技能考核问题解析

     李冰撰稿

 

   对医院护士全员的护理技能考核,无疑是对护士基本技能的一次检验,在这次全国范围的技能考核中,看到了护士在基本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分析总结,将对护士基本技能的提高起到引导作用,在此,对全省护理技能操作存在的部分分体总结分析如下,供各护理管理者参考。

一,    本次护理技能考核的赋分标准:

1,操作目的   10分。

2,病人评估   10分。

3,指导患者   10分。

4,注意事项   10分。

5,操作程序   40—60分。

二,    操作目的交待:

多数护士没有进行操作目的交待,原因是以往该项多为理论考试的内容,现在首次纳入技能考核的内容,护士尚未习惯。如果没有进行交代,就要扣掉10分。

三,    操作前后的评估:

该项是等级医院验收时完善的技能操作程序,一些医院还没有对护士进行该程序的培训,使得许多护士没有进行该项程序,丢掉10分或减掉分数。

四,    指导病人:

仍有无声操作的护士,对病人没有任何告之就操作,不能指导病人注意事项。特别考核是模拟操作,更导致没有进行指导。

五,    操作程序不完全:

如“物理降温”,没能将各种物理降温的方法介绍完全,也由于病例没有介绍,只操作酒精擦浴,其他物理降温方法没有进行。

        如“心肺复苏”,标准要求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器连续完成,而我们的护士却只完成到心肺复苏环节。

六,    对部分项目完全不掌握;

由于医院的规模及病人的级别,部分操作项目护士完全不掌握,不能完成技能操作。如输液泵,电除颤等。

七,    部分项目操作不熟练:

有些项目为常见操作,但护士经验不足,程序不正确,产生许多错误。

八,    环境适应能力差:

由于是集中模拟操作,护士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差,短时间备品不全,影响操作。应变能力差,已经污染还继续,仍不进行更换。

九,    无菌观念差;

操作过程中,已经带上无菌手套,还取拿有菌物品,造成污染。

十,    对问题处理不灵活:

青年护士对特殊情况处理能力弱,相关知识应用强记硬背,对于注意事项,物理降温,冰凌处理出现笑话。

总结:

   相对护士长的专科操作能力要强,沟通告之效果好。

大医院要好于小医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