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辅导:杂音和震颤 |
|
www.nanhushi.com 佚名 不详 |
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辅导:杂音和震颤
问题:女,25岁,心悸、水肿4年。望诊心尖搏动左移,触及心尖区舒张期猫喘。对该病人心脏听诊时,可听到的最重要的杂音或异常心音是
A.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B.心尖区第一音亢进
C.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D.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E.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答案及解析:震颤和杂音的部位相同,故选A。
1、震颤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为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2、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湍流造成瓣膜,大血管或心腔壁振动传至胸壁所至。
3、发现震颤后应首先确定部位及来源,其次确定其处于心动周期中的时相,最后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可以利用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来确定震颤发生的时间,紧随心尖搏动出现或与颈动脉搏动几乎同时出现的为收缩期震颤。如仍难于判断时,可同时听诊,根据震颤与心音的关系加以确定。然后按震颤部位和时间不同,对其临床意义作出判断。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时相 常见病变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收缩期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收缩期 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胸骨左缘3-4肋间 收缩期 室间隔缺损(先天性)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连续性 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 心尖区 舒张期 二尖瓣狭窄(风湿性) 心尖区 收缩期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非)
相关名词
震颤:thrill
|
|
|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
上一篇文章: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苯乙福明致乳酸性酸中毒 下一篇文章: 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病学》辅导:脊髓横贯性损害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