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垂体门脉系统和泌乳素的调控
www.nanhushi.com 佚名 不详
垂体门脉系统损伤时,哪种激素可不减少
A 促性腺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
C 催乳素
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 抗利尿激素
为什么选催乳素 ?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总结:
1、垂体门脉系统是由两组毛细血管网组成的,作用是运送下丘脑激素作用于垂体。
2、PRL受PIF和PIH双重调控,以PIF(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包括多巴胺等)为主。
3、垂体门脉系统受损后,PIF不能被运送到垂体去抑制泌乳激素细胞分泌,故PRL分泌增加。
(名词更新:新版教材用泌乳素PRL,而5版教材用催乳素PRL)
垂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垂体上动脉(大脑动脉环的分支),此动脉在漏斗处形成窦状毛细血管,即初级机毛细血管,而后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沿漏斗柄下行走向远侧部,再形成毛细血管丛,称次级毛细血管,初级毛细血管。垂体微静脉核次级毛细血管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门脉系统是下丘脑与腺垂体功能联系的基础,包括两重毛细血管网,第一级在正中隆起——垂体柄处,第二级在垂体前叶,下丘脑肽类激素通过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促激素的释放,而垂体促激素通过门脉系统发挥反馈性调制作用。
泌乳素(PRL)又称为催乳素是由垂体运侧部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激素细胞(1actotrophs)所分泌。PRL的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两种激素所调节,一是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如多巴胺,另一种是泌乳素释放刺激因子(PRF)。前者的作用是抑制PRL过度分泌,后者则刺激泌乳激素细胞分泌PRL.在正常生理状态下,PIF的作用远较PRH的作用强,故PRL主要受PIH的控制。
PIF和PRF的化学结构尚不清楚。注射多巴胺可使正常人或泌乳素瘤患者血中PRL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在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多巴胺,故有学者提出PIF即多巴胺的观点。
TRH亦可促泌乳素(PRL)分泌。
因此当下丘脑肿瘤、浸润性或炎症性病变等可导致阻断垂体门脉血流(或下丘脑多巴胺生成障碍),使多巴胺等泌乳素释放因子PIF不能到达腺垂体,而引起高PRL血症。
Copyright©2006-2017 中国男护士网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路89号QQ留言 QQ群 电话:15069789263 邮箱:malenurse@163.com 鲁ICP备170527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99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