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 | 图片 | 求职 | 招聘 | 搜索 | 论坛 | 会员 | 博客 | 电影 | 专题
男护人才 | 检索 | 医院 | 考试 | 下载 | 邮箱 | 视频 | 商城 | 许愿 | 导航

返回首页 | 关注男护 | 就业频道 | 护理频道 | 医学频道 | 健康频道 | 考试频道 | 文学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男护士网 >> 考试频道 >>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 >> 考试辅导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注册男护士专用博客】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www.nanhushi.com     佚名   不详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呈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病症。患者常表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据统计,我国年发病率为0.72/10万。患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约半数以上的再障患者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明原因者称为继发性再障,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药物及化学物质:继发性再障中占首位的是药物引起的再障,最常见的药物是氯霉素、抗肿瘤药和保泰松等退热镇痛药;非药物性化学物质引起再障以苯及其衍生物为多见。

  ② 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达到一定剂量均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③ 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2.发病机制

  ① 造血干细胞减少或有缺陷;

  ② 骨髓微循环障碍;

  ③ 免疫机制异常。

  临床表现和分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按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

急性型再障 慢性型再障
起病
进展 迅速
症状 重,贫血重,感染发热明显,出血明显,常有内脏及颅内出血。 较轻,以贫血为主,感染、出血较轻。
预后 差,多在1年内死亡。 较好,多数长期生存。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①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② 一般无脾肿大。

  ③ 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组织细胞增多。

  ④ 能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⑤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2.鉴别诊断

  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s)阳性;尿含铁血黄素阳性。如有发作性血红蛋白尿则诊断更为明确。

  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异常增生,至少有二系列病态造血。

  ③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骨髓中原始细胞>30%。

  ④ 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脾功能亢进等。骨髓检查可确诊。

  治疗

  1.去除病因

  防止患者与任何对骨髓造血有毒性作用的物质接触,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2.支持疗法

  ①防治感染;②止血:输入浓集血小板;③纠正贫血:输入浓集红细胞。

  3.刺激骨髓造血

  ① 雄激素 为慢性再障首选药;司坦唑,每日6mg~12mg,分3次口服;丙酸睾丸素,每日50mg~100mg,肌注。

  ② 注意事项 疗程要长,至少3~6月才有效。

  ③ 毒副作用 男性化,肝功能损害。

  ④ 其他药物 一叶萩碱、茛菪碱。

  4.骨髓移植与胎肝细胞输注

  5.免疫抑制剂

  抗胸腺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治疗再障(主要用于急性再障)有一定疗效。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联 系 信 息
    QQ:88236621
    电话:15853773350
    E-Mail:malenurse@163.com
    免费发布招聘信息
    做中国最专业男护士门户网站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 题 栏 目

    Copyright©2006-2017 中国男护士网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路89号
    QQ留言 QQ群 电话:15069789263 邮箱:malenurse@163.com
    鲁ICP备170527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99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