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血液制品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血液病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4 16:23:55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文章目录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运输和发放

项目编号:2016-11-00-349(国)

学分:国家I类 5.0
项目负责人:陈伟岳
负责人单位:宁波市中心血站

1.Hustin发现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时间为(  A )

A.1914年
B.1943年
C.1957年
D.1975年
2.下列哪项是血液保存的关键要素( D  )
A.防止血液凝固
B.增强红细胞放氧能力
C.维持适宜PH值
D.以上均是
3.下列不属于抗溶血剂的是( D  )
A.蔗糖
B.山梨醇
C.甘露醇
D.维生素C
4.浓缩红细胞加羟乙基淀粉溶液在4℃条件下保存(  C )天
A.4
B.10
C.14
D.24
5.血小板的保存温度为( B )℃
A.20-22
B.20-24
C.20-26
D.20-28

献血者沟通和血液的采集

1.采集血液标本正确的方法是( C  )
A.从输液针头采血
B.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
C.采血后去掉穿刺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徐徐注入
D.所有病人采血前均禁食12h
2.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得超过4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D  )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3.以下有关采集全血标本的方法正确的是( D )
A.应从输液肢体的对侧取血
B.采集前认真核对病人
C.采集后标本应避免震荡,防止溶血
D.以上均是
4.按照《献血法》的规定,表述错误的是( C  )
A.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
B.血战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C.血站应当义务无偿为患者提供血液
D.设立血站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5.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一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C  )
A.0℃
B.15℃
C.35℃
D.25℃

临床输血管理

1.以下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C  )
A.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
B.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
C.未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的意见,未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者,不得为患者输血
D.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知情同意是输血前的必要条件
B.成分输血是治疗的首选
C.发血的基本原则是先进先出
D.以上均是
3.下列对血液库存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C  )
A.高风险运作
B.供应不确定性
C.需求可预测性
D.库存不确定性
4.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B.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C.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人病历
D.以上皆正确
5.关于输血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输血前经过检疫就能够避免受血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
B.在大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依据献血者所报血型,直接输血
C.输血可以为病人增加抵抗力,补充营养,所以手术病人应常规输血
D.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