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模拟考试复习试卷(二十七)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2 16:33:07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
|
|
(8~10共用题干) 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疼,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瘀斑。白细胞16.6×109/L,原始细胞0.60,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 8.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答案:E 试题点评:病程短,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应考虑急性白血病。 9.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脏杂音 答案:B 试题点评:胸骨压痛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0.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A.血小板抗体 B.血清铁蛋白 C.骨髓扫描 D.淋巴结活检 E.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答案:E 试题点评:骨髓象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11.骨髓细胞内出现Auer小体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答案:B 12.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出血 B.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C.无效红细胞形成 D.造血原料缺乏 E.红细胞寿命缩短 答案:B 13.男性,40岁,发热伴鼻出血1周。检查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 6.0×109/L,血小板15×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应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E 试题点评:急性起病,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考虑急性白血病;牙龈肿胀,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醋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 14~16题共用题干) 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琳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14.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 A.血细菌培养 B.白细胞分类 C.胸部X线片 D.骨髓像检查 E.血小板抗体侧定 答案:D 试题点评:据患者临床表现应怀疑白血病,骨髓象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15.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 A.应用广谱抗生素 B.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C.化疗+鞘内注射MTX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E.输血小板 答案:C 试题点评:据临床表现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于治疗后缓解期。治疗应予化疗十鞘内注射MTX. 16.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答案:E 试题点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检查可见白血病细胞。
(17~18题共用题干) 男性,26岁,5天来鼻及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10.0×109/L,血小板16×109/L.骨髓增生活跃,幼稚细胞占80%,胞浆有大小不等颗粒及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 17.诊断考虑 A.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A 试题点评:骨髓增生活跃,幼稚细胞占80%,胞浆有大小不等颗粒及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 18.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 A.巨脾 B.DIC C.严重感染 D.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 E.齿龈肿胀 答案:B 试题点评:异常早幼粒细胞含有促凝物质,大量早幼粒细胞在血管中淤滞、浸润,细胞被破坏后释放到血液中容易诱发DIC. 19.本患者治疗首选 A.DA方案 B.全反式维A酸 C.羟基脲 D. VP方案 E.骨髓移植 答案:B 试题点评:全反式维A酸可诱导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而不是杀伤,适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 20.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D
21.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白细胞计数>50×109/L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胸骨压痛(+) E.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 答案:E 22.治疗脑膜白血病首选药物是 A.长春新碱 B.环磷酰胺 C.三尖杉酯碱 D. 6-巯基嘌呤 E.甲氨蝶呤 答案:E 23.男性,28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体检: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120×109/L,血小板200×109/L.本例最可能诊断为 A.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答案:C 试题点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脾肿大为最显著的体征,该病例又有白细胞的增高,故应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 B.外周血可见中幼粒、晚幼粒细胞 C.脾大 D. Ph染色体阳性 E.骨髓检查:粒细胞增生活跃 答案:D 25.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到血液学缓解的首选药物是 A.白消安 B.羟基脲 C.靛玉红 D. α干扰素 E.环磷酰胺 答案:B 26.脾肿大最显著的疾病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D 27.男性,30岁,全身乏力,低热、伴左上腹肿块半年。肝肋下2cm,脾肋下7cm,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40×109/L,血小板100×109/L,骨髓象原始粒细胞0.02,ph1染色体阳性。正确的治疗为 A.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 B.脾切除 C.HOAP方案化疗 D.羟基脲口服 E.VAP方案化疗 答案:D 试题点评:脾肿大,骨髓象原始粒细胞<10%,ph1染色体阳性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化疗应选用羟基脲口服。 28.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首选 A.二澳甘露醇 B.长春新碱 C.靛玉红 D.环磷酰胺 E.羟基脲 答案:E 29.男性,38岁,1个月来乏力,食欲差,左上腹胀痛。查体:肝肋下3cm,脾肋下10cm,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60×109/L,血小板210×109/L,白细胞分类: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首选治疗 A.羟基脲 B.三代头孢 C.脾切除 D.DA方案 E.保肝治疗 答案:A 试题点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不支持感染,结合脾肿大,白细胞显著增高,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为主应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治疗应选用羟基脲。 (30~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骨髓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C.Ph1染色体阳性 D.糖原染色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3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C 31.类白血病样反应 答案:B
第三十三章 淋巴瘤 「考纲要求」 淋巴瘤的基本病理分类、临床分期、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常用化疗方案。 「考点纵览」 1.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上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2.霍奇金病四个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 3.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 4.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对分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测病人的预后关系密切。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淋巴瘤常用化疗方案。 「历年考题点津」 1.女,6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3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小的病变是 A.转移癌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恶性淋巴瘤 D.淋巴结结核 E.转移性肉瘤 答案:E 2.诊断霍奇金病最主要的形态学依据是 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R-S细胞 E.免疫母细胞 答案:D 3.霍奇金病的最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R-S细胞 B.霍奇金细胞 C.陷窝细胞 D.多形性瘤细胞 E.嗜酸性细胞 答案:A 4.对于恶性淋巴瘤,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 B.恶病质 C.贫血 D.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E.肝脾大 答案: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