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辅导: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8 13:21:01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辅导: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问题:男性,5岁,持续发热15天,体温39-39.5℃,伴腹泻每日3-5次,体检:神萎,心率72次/分,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检查:WBC3.0×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嗜酸粒细胞0,ALT200U/L,血清抗-HBs阳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细菌性痢疾

有点象肝炎,能否诊断中毒性肝炎?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患者有发热,有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肝脾肿大,考虑伤寒。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

考虑中毒性肝炎诊断成立。

中毒性肝炎常发生在病程1-3周。发生率在大约10%-50%.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和压痛。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轻至中度升高,仅有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发生肝功能衰竭少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