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低渗性缺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8 13:20:42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低渗性缺

问题:低渗性缺水引起体液容量的变化为

A、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血浆减少为主

B、只有血浆减少

C、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组织间液减少为主

D、只有组织间液减少

E、以血液浓缩为主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的代偿机制表现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从而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这样会使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于是细胞间液进入血液循环,以部分地补偿血容量。机体为避免循环血量的再减少,将不再顾及渗透压的维持,启动肾素-醛固酮系统,使肾减少排钠,增加CL和水的再吸收。若缺水使血容量下降,则会刺激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使水再吸收增加,出现少尿。如血容量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无法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

相关名词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