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年执业医师考点精析(神经病学)四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8 13:20:38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
|
|
第四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考纲要求】 1.概念。 2.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椎动脉系统)。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考点纵览】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颈内动脉系统、椎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 2.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轻瘫,眼动脉交叉瘫和Horner征交叉瘫为特征性表现。 3.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和双眼视力障碍为特征性表现。 4.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发作。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考纲要求】 1.常见病因。 2.临床类型。 3.临床表现(大脑中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急性期治疗方法。 【考点纵览】 1.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 2.临床类型可分为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和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3.大脑中动脉系统主干闭塞表现为三偏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失语或体象障碍。 4.椎基底动脉系统主干闭塞表现为脑干广泛梗死,出现脑神经、小脑、锥体束症状,常因病情危重而死亡。基底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5.急性期治疗:早期溶栓、抗凝、脑保护治疗、降纤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 第三节 脑栓塞 【考纲要求】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考点纵览】 1.脑栓塞的病因分三类: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 2.临床表现:急骤起病,一般意识清楚,有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CT可与脑出血鉴别。 3.治疗基本同脑血栓形成。
第四节 脑出血 【考纲要求】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基底节区出血、小脑出血)。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急性期治疗方法。 【考点纵览】 1.常见病因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2.基底节区出血临床表现:壳核出血表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丘脑出血除可出现壳核出血的临床表现外,上下肢瘫痪均等,可有特征性的眼征。 3.小脑出血时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可有眩晕、呕吐、头疼和平衡障碍。 4.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内压,调整血压及防治并发症。 【历年考题点津】 1.脑梗死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 A.动脉硬化 B.高血压 C.动脉壁炎症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血高凝状态 答案:A 2.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 A.脑叶 B.小脑 C.脑室 D.脑桥 E.基底节区出血 答案:E 3.高血压病脑出血时,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A.小脑齿状核 B.小脑皮质 C.桥脑 D.基底节 E.延脑 答案:D (4~6题共用题干) 男,63岁。晨起床时,发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既往无类似病史。发病后5小时,体检发现神志清楚,血压16/10.7kPa(120/80mmHg),失语,右中枢性面瘫、舌瘫,右上、下肢肌力2级,右半身痛觉减退,颅脑CT未见异常。 4.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左侧大脑前动脉 B.右侧大脑前动脉 C.左侧大脑中动脉 D.右侧大脑中动脉 E.椎-基底动脉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右侧中枢性面瘫,肌力减退,右半身感觉障碍,提示病变于左侧基层节区,为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 5.病变的性质是 A.脑出血 B.脑栓塞 C.脑肿瘤 D.脑血栓形成 E.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D 试题点评:CT未见异常,可排除脑出血,病人无房颤等栓子来源,首先考虑血栓形成。 6.应选择治疗方法是 A.调整血压 B.溶栓治疗 C.应用止血剂 D.手术治疗 E.脑保护剂 答案:B
7.男,65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一天前发现左侧上、下肢活动受限,吐字不清,神志清楚。无明显头痛、呕吐,检查发现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左半身痛觉减退,头颅CT未见异常,临床上考虑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 A.脑出血 B.脑栓塞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血栓形成 答案:E 试题点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障碍持续存在,除外C.头颅CT未见异常,除外脑出血。无栓子来源,除外B.而D无肢体活动障碍。故选E. 8.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是损伤了 A.皮质脊髓束 B.皮质红核束 C.顶枕颞桥束 D.皮质核束 E.额桥束 答案:A 9.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 A.头痛、视力下降、恶心 B.头痛、偏瘫、抽搐 C.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D.血压升高、脉搏变快、呼吸变快 E.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答案:E 10.小脑幕切迹疝最有意义的临床定位体征是 A.患侧肢体活动减少或消失 B.对侧腹壁反射消失 C.患侧瞳孔散大 D.对侧肢体腱反射亢进 E.患侧下肢病理反射 答案:C (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椎一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B.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C.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小脑出血 11.有眩晕、眼震、构音障碍、交叉性瘫痪,见于 答案:A 12.有偏瘫、同向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见于 答案:C 13.患儿5岁,阵发性头痛3个月,因突然剧烈头痛、反复呕吐半天急诊入院,检查:神志清醒,双瞳孔正常,颈项强直,半小时后突然呼吸停止,心跳存在,其诊断是 A.垂体腺瘤 B.急性脑水肿 C.急性脑膜炎 D.枕骨大孔疝 E.小脑幕切迹疝 答案:D 试题点评:患儿最大可能是脑内出血,脑水肿所致枕骨大孔疝形成而压迫生命中枢。 (14~16题共用题干) 男,56岁的心房颤动患者,突然发生命名困难。2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14.可能的诊断是 A.脑动脉瘤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脑血管畸形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试题点评:发作性的运动性失语,均于24小时内缓解,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答案:E
15.主要累及的血管是 A.基底动脉系 B.椎动脉系 C.颈内动脉系 D.大脑后动脉 E.大脑前动脉 答案:D 试题点评:该患者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 16.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是 A.阿司匹林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丙戊酸钠 D.胞二磷胆碱 E.降纤酶 答案:A 试题点评: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可减少栓子发生,预防复发。 1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目的是 A.改善神经功能的缺失 B.保护脑细胞 C.增加再灌注 D.预防复发 E.扩张血管 答案:D 18.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豆状核和丘脑 B.内囊和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侧脑室 E.大脑髓质 答案:B (19~21题共用题干) 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如下图。 19.病损部位在 A.左侧大脑皮质 B.右侧大脑皮质 C.左侧基底节区 D.右侧基底节区 E.小脑 答案:D 20.CT影像中描述病灶呈 A.高信号区 B.低信号区 C.低密度区 D.高密度区 E.不等密度区 答案:D 21.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栓塞 E.短暂脑缺血发作 答案:A 试题点评:患者是高血压病患者,活动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头颅CT片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灶,该例是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