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肿瘤的异型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8 13:18:39 文章录入:杜斌 责任编辑:杜斌 | |
|
|
有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tumor)。间变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的状态,异型性显著。间变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pleomorphism),即瘤细胞彼此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变异。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包括细胞的极向、排列的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由于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相似,因此诊断良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例如纤维瘤的瘤细胞和正常纤维细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与正常纤维组织不同,呈编织状而且致密。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例如从纤维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纤维肉瘤,瘤细胞很多,且大小不等,胶原纤维很少,排列更紊乱,与正常纤维组织的结构相差较远;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腺癌,其腺体的大小和形状十分不规则,排列也较乱,腺上皮细胞排列失去极向,紧密重叠或呈多层,并可有乳头状增生。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 (一)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及大小极不一致,但普遍较正常细胞大,有时出现瘤巨细胞(tumorgiantcell)。也有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小,大小也较一致,多为圆形,如肺小细胞癌。 (二)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恶性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大(核肥大),胞核与胞浆的比例较正常增大(正常为1:4~6,恶性肿瘤细胞则接近1:1)。核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并可出现双核、多核、巨核或奇异形核。核内染色加深(由于核内DNA增多),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在核膜下,使核膜显得增厚。核仁肥大,数目也增多(可达3~5个)。核分裂像常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像时,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肿瘤细胞胞浆的改变 恶性肿瘤细胞的胞浆内由于核蛋白体增多而多呈嗜碱性。有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脂质、角质和色素等,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别。 上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核的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特征,对区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而细胞浆内的特异性产物常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细胞来源。 |
|
![]() ![]() |